天天看热讯:青海门源:多措并举做好非遗保护传承


(资料图片)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许娜通讯员 马燕报道) 近年来,门源回族自治县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依托丰富优质的非遗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不断加强非遗文化的发掘研究、保护传承、转化利用、宣传推广等工作,为门源高质量发展汇聚精神力量。

摸清“文化家底”,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

把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建设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深入村镇一线、遍访文化能人、掌握原始材料,充实民间艺术信息库,开展全面系统的非遗普查工作3次,调查整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十大类非遗资源近60项,录制音像资料200余个。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申报工作,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考核评估,确保有效永续传承。目前,全县已建立的四级名录库中有29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43名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有回族宴席曲和青海华热藏族服饰2项,省级代表性项目有回族婚俗、华热藏族婚礼、浩门走马、搓毛绳技艺等1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6名。

搭建“展示平台”,完善非遗保护阵地设施

先后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争取专项资金112万元,用于传承培训、专场展演、拍摄制作宣传片、表演服饰购置等;建立完善非遗保护阵地,为“门源奶皮制作技艺”传习所配备冰柜、炉子、铝锅、真空包装机等价值2万余元的传习设备,完善传习所建设。目前,全县有传承基地1个(回族宴席曲),各级各类传习所26个;门源县全民健身中心和非物质文化展演中心内设青海华热藏族服饰和回族宴席曲展厅,已完成装饰装修,投资2000万元、占地2000平方米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综合性非遗馆,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年底交付使用,届时将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成列展示,常态化开展培训、展演和其他传习活动,为传承人搭建技艺展示和沟通交流的平台。

讲述“门源故事”,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方式

拍摄制作非遗项目视频,在“金门源”微信公众号开展“金色门源多彩非遗”系列宣传报道,对门源皮影戏、华热藏绣、马富腰刀等非遗文化进行了介绍和展示;组织、动员华热藏族服饰、华热藏族刺绣、门源汉族刺绣、窝窝药枕、青稞秸秆画、门源回族刺绣、华热手工藏毯编织技艺和门源花儿等4家相关非遗企业和传承人进驻门源“梦想小镇”特色商业街区,建立了非遗传习体验中心,使非遗融入到日常生活消费和休闲体验中,让非遗“活”起来。依托文化遗产日、“两节”文化活动、油菜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以及文艺轻骑兵、戏曲进乡村等活动,经常性组织传承人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采取流动宣传、现场展演展销等形式,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展示保护成果。

转化“宣传成果”,探索“非遗+”发展模式

在强保护、促传承的基础上,门源县还不断探索“非遗+”发展模式。以传统工艺为重点,探索“非遗+文创”产业发展模式,举办门源“梦想小镇”开街仪式暨特色农畜产品和非遗文创市集,鼓励传承人开发涵纳文化遗产元素的文创产品,展示门源特色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推动“非遗+乡村振兴”发展,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将传统传习所培训授徒转化为非遗产业工坊,增加传统手艺人就业渠道,不断促进产业升级、产品增效、农牧民增收,以推动非遗产业化赋能乡村振兴;促进“非遗+旅游”成果转化,依托浩门镇头塘村、疙瘩村、西滩乡崖头村“田园农家”文化氛围,谋划建设民俗体验、非遗传承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回乡文化产业园。同时,在门源文化馆、门源文旅、海北州文化馆等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线上展示、宣传片展播和“云”上非遗、“非遗购物节”等惠民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强化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门源县将继续加强非遗的继承和传承、创新和创造、转型和转化,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完善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提高传承实践能力,激发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非遗+”成果转化,不断弘扬门源独特的非遗文化魅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