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消息!致富花开树尔湾

村民开的拉面店里人头攒动。


(资料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盛夏时节,走进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树尔湾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昔日破旧的土木房已被一排排整齐的砖混院落所代替,宽畅的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前。树荫下,老人们纳凉寒暄,广场和巷道里,一排排小轿车整齐停放……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呈现眼前。

树尔湾村有村民801户3549人,是个典型的回汉混居村,其中,汉族群众只有9%。近年来,村里的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公司化、品牌化”双轮驱动,推动全村特色产业发展,使树尔湾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尔湾”村。2022年底,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638元,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博览会上的树尔湾菜籽油。

品牌化让“一碗面”走出致富新路

近年来,树尔湾村摆脱靠种植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困顿局面,大力发展拉面产业,闯出了一条由拉面品牌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新路。

在杭州市从事拉面生意的马福祥说:“以前做拉面都是打着兰州拉面的招牌,如今,很多乡亲都摘下这个牌子,开始打造和经营自己的品牌。目前,仅树尔湾村已登记注册的商标就达到了10个。”

马银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没钱无法供他上学,二十岁那年,为了帮助家里改善窘境,他只身一人到兰州学习拉面手艺。后来,经过十多年的闯荡,马银最终实现了从跑堂到面匠再到老板的华丽转身。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如今他创办的“小西湖餐饮公司”在全国已发展了一百多家连锁店,他自己也实现了在县城买楼房、村里盖新房的梦想,生活过得蒸蒸日上。

“我们村现有180多户900多人在外经营拉面馆,占到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村民的就业压力。”回顾近年来发展拉面经济为树尔湾村带来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贾文魁打开了话匣子,“同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相比,现在拉面人的生活更加充实、满足,大家伙儿都是干劲十足。”

有了自己的品牌,经营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原来单一的作坊式清真拉面馆,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有的走上了连锁经营、加盟经营的路子;有的转型升级,成为销售青海地方特色美食的综合型清真餐饮企业;有的转而从事拉面、清真餐饮所需食材、汤料的研发和配送源头企业;有的随着互联网发展,进一步拓展线上点餐订单业务,增加了快餐盒饭、特色餐饮外卖派送。

一代又一代树尔湾村民凭着一股坚韧不拔、敢闯敢干的劲头,把拉面店开到了全国各地,使拉面产业成为树尔湾村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成为树尔湾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文化符号,以及脱贫的“利器”。

如今的树尔湾村,民族团结搞得好,经济发展得快,村民们更加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为鼓励孩子积极上学走出去,村里的企业家连续四年捐资助学80多万元,帮助全乡400多名高考学生圆了大学梦。现在的树尔湾村,每年都能走出三十多名大学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村”。

如今的树尔湾村,有三分之二的村民购买了小轿车,还成立了有80多台机械的机械运输队,五百多户村民在区县外购买了住房,部分发家致富的村民还从事起房地产、旅游餐饮住宿、商贸物流等行业,较十年前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

公司化让“一桶油”走向国际市场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树尔湾村村民依靠开磨坊加工菜籽油迈出了脱贫致富的第一步。

1993年,尝到甜头的村民纷纷购买了榨油机,村里一下子开起200多家榨油坊,整个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油坊村”。善于经营的村民贾文芳看准时机,创办青海芳谱精炼油有限公司,开始了公司化的销售发展模式。按他的话说,公司化更有利于规模化加工,更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更有利于打开销售渠道。

就这样,贾文芳带领村民们勇往直前地奔向传统菜籽油加工的创业路。靠着地道的口味和可靠的质量,树尔湾的菜籽油渐渐有了名气,不仅销向周边乡镇,而且还走出了省门,走向甘肃、陕西等省外市场。

2015年,他把公司交给弟弟贾文魁,自己投身于发展商贸物流的热潮。如今,成功创办的空港商贸物流集团生意越来越好,规模不断扩大。弟弟贾文魁也当选为海东市人大代表和树尔湾村党支部书记。

今年5月16日,贾文魁带领芳谱菜籽油亮相浙江宁波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收获良多。他说:“公司化发展为保护传承菜籽油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参加这次博览会,使我们的产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让我们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村民马应吉感叹道:“这几年,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和村干部带头引领、村民互帮互带是分不开的。”

固本强基,蓄势待发。踏着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如平安区沙沟乡树尔湾村般,越来越多的村子正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迈进。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幅又一幅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不断在河湟大地竞相展开……

关键词: